苏联科学家问NASA:你们什么时候能把人送到月球上去?NASA的人回答道:这决定于我们什么时候能把他们安全地接回来。
笔者讲创新课时经常讲到这个段子。目的是告诉大家:行动的时候要一步步地走,但做计划的时候要以终为始地考虑问题。这个讲法是有针对性的。许多年前,笔者曾经评审过一个项目。项目负责人想开发一个数学模型,把运输量降低四分之一。笔者问他:假如这个模型已经有了,你打算如何用这个模型降低运输量? 他发现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,就主动撤销了项目申请。笔者的这个问题,就相当于问登月飞船的设计师:假如你们已经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了,如何把他们接回来?
在一个网络会议上感觉到很多科技人员仍然没有具备这种思维方式:很多人谈大数据的时候,就谈到如何用深度学习建模。笔者很想问他们:假如这个模型建立起来了,你们打算如何用这个模型解决问题?在我看来,他们显然没有把后面的问题想清楚,直接就开始建模了。
“模型都是错的,但有些是有用的”。
很多人;但对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说,精度再高的模型可能都是没用的;反之有些场景可能不需要精度高的模型。所以,要建立一个有用的模型,应该先考虑一下它是怎么用的,再给模型提出要求。正如笔者多次强调的:用户需要的是个孔,用户需要的不是钻头:用户要钻的孔不一样,钻头是不一样的。
在学术界,执迷于模型的正确、模型的精度高做法是一种通病。这大概就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思维差异。学术界建立模型的目的,往往是想着通过它发现一些预料之外的规律。他们认为,只要发现了规律,就是成功的。工程界则注重效率。“以终为始”的思维方式,可以大大提高效率、减少失败的概率。
有“欲速则不达”,则有“快到斩乱麻”。矛盾的不是方法和观点,关键是用在什么场景。
科学研究确实是“不问目的”的。直接用数据探索规律,有其合理之处。工程界关注经济性,当然要关注效率,必然要强调以终为始。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:学术专家帮着企业和政府解决工程问题,他们把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带入了工程技术研究中。这种思维方式就有问题了,工程师不是这么做研究的。此所谓:“病变而药不变,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”。工业场景变了,方法自然不一样。
其实,工程技术问题的数据建模,首先应该对问题本身有深刻的理解。在这个过程中,要仔细研究实际问题,并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建模的需求。在更具这个需求建模。按照笔者的经验,很多人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做得不够。他们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,就开始建模了、开始展示自己的能力了。
换个角度说,他们认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足够的、做法是合理的,但笔者认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、做法有问题。 那么,凭什么笔者是对的?多年来,笔者经历的失败很多,遇到的坑很多。笔者觉得他们的研究看不到这些坑,就像不懂数学的人谈逻辑,漏洞太多。
希望十年之后,大家都明白“以终为始”的道理。
作者:郭朝晖,工业自动化博士、教授级高工,专注于工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研究领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