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经常发现:许多优秀甚至伟大的科学家,晚年会相信一些荒诞的东西。科学家不是一批最具理性的人吗?不是讲究严密的证据吗?不是推崇批判性思维吗?笔者想:如果仅仅看到科学家的理性和严密,并不理解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。
在笔者看来,科学家身上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。
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动力,逻辑和理性思维只是探索过程的工具和手段。好奇心能把人带入科学的殿堂。但是,优秀的科学家更容易发现科学和理性的局限性。故而,这种局限性也很容易把优秀的科学家引入哲学、玄学甚至宗教。他们不会轻易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可能性。
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。
当科学家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,其实并不在乎是否属于自己的专业、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笑话自己,他关注的就是要把这件事弄清楚。所谓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。“没有矛盾就不是真正的问题”。科技工作者经常遇到的困惑就是各种观点的矛盾和冲突。他们的日常工作,就是要发现矛盾、并把这些矛盾理清楚。如果科学家的逻辑混乱,怎么进行日常工作呢?
笔者从事技术创新工作,也经常遇到矛盾的现象和观点。这些矛盾才是真正促进人思考的东西。五年前笔者在清华做了一个关于智能制造的讲座,题目就叫:“智能制造:在困惑中前行”。这些矛盾往往是在实践中体会到的,缺乏实践也就看不到问题。但是,要把这些矛盾问题想清楚、需要把知识结构化起来,需要理论分析和研究。笔者花时间思考这些思考,也是因为兴趣。笔者在文章中经常批判专家:往往是因为听到某位专家的错误(片面)的观点,引发了笔者的兴趣。
哲学界曾经有种说法:哲学匠很多而哲学家则很少。在笔者看来,哲学家是那些真正喜欢研究哲学的人,而哲学匠是以讲哲学为生的人。同样,文学家少而文学匠多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典型的“文学匠”,把“回字有四种写法”这种无聊的事情作为学问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家”和“匠”往往可以从动机上加以区别:“家”为内生的兴趣驱动,“匠”为外在的功力驱动。一般来说,人的内在动力是大于外在动力的。
科技界应该也是一样的:真正的科学争论应该是为了解决那些有意思、有意义的问题,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声望。所以,不久前关于疫情的一场争论,有点像科学争论了。
笔者认为:面向科技强国的人才培养,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。
有了好的问题,才能促进人的思考。越是有矛盾的事情、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越容易引发人们思考的兴趣。久远的历史和成熟的科技,往往都是有标准答案的,未必适合培养兴趣。技术创新没有标准答案,但绝大多数学生往往极少有接触的机会。容易引发兴趣、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往往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。由此观之,社会问题的禁忌太多,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。